酒埠江龙泉山庄度假区,酒埠江龙泉山庄,攸县旅游,酒埠江旅游,酒埠江住宿,酒仙湖住宿,攸县农家乐,株洲酒埠江旅游

株洲市酒埠江龙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
地址:湖南省攸县酒埠江旅游区酒仙湖官田
电话:0731-24466188
手机:15873344168
网址:www.lqszw.com
旅游动态
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旅游动态
攸县旅游之攸县人制茶
信息来源:攸县旅游   发布时间:2015-8-19   浏览:2312次

俗话说:“清晨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。”这话说明了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饮用品。

据汉代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神农尝百草之滋味,木泉之甘苦,令民知所避就。当此之时,日遇七十毒,得荼而解。”(荼即茶字的古写。) 这个神话说明早在五千多年神农氏所处的原始社会之农业阶段已有“以茶解毒”的事实。国人饮茶习惯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。唐代的陆羽在《茶经·卷下·六之饮》中说:“茶之为饮……闻于鲁周公(即周文王之子姬旦,后世尊为周公,封地在鲁),齐有晏婴。” 可见周公姬旦和晏婴二人最先知道饮茶。在《黄历通鉴》中所列各行各业祖师爷,其中“茶业”即列陆羽为祖师,唐代陆羽写了一部有关品茗的《茶经》,经传颂后,喝茶风气之盛行。据《新唐书·陆羽传》:“羽嗜茶、着经三篇、言茶之原、之法、之具尤备,天下益知饮茶矣。时鬻茶者,至陆羽形,置炀突间,祀为茶神。”因陆羽对种茶和饮茶的特殊突出贡献,而被民间奉“茶神”。

茶属山茶科,常绿灌木。高约1.5—2米。叶长,呈椭圆形,有小锯齿,开五瓣小白花,果实扁圆,成熟时裂开有种子散出。早在两千年前,我国已有栽培茶树的技术。陆羽在《茶经·卷上·一之源》记载:“茶者,南方之佳木也。”指出我国南方是茶树原产地。在《茶经·卷上·三之造》中记载:“凡采茶,在二月三月四月之。茶之笋者,芋烂石沃土,长四五寸,若薇蕨始抽,凌露采焉。茶之芽者,发于丛薄之上,有三枝四枝五枝者,选其中枝颖拔者采。其日,有雨不采,晴有云不采,晴,采之,蒸之,捣之,焙之,穿之,封之,茶之干也。”指明了每年春季采摘嫩叶,怎样制作茶叶。

本文从攸县传统制茶工艺来挖掘茶文化。攸县手工制茶主要是绿茶和窨花茶。

攸县绿茶 基本加工工艺是:采摘,晒青,杀青,揉捻,干燥。

采摘:茶叶采摘要选择良种茶园,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,通常在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时采。采摘时注意“四不采”,即不采雨水叶,不采病虫叶,不采紫色叶,不采瘦弱芽叶。采用提手采摘方法。采后挑拣大小均匀的鲜叶,及时薄摊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6-8小时,当日制作。

晒青:鲜叶采摘后,摊放在干净的竹盘子上,厚度以7—1O厘米为宜,摊放时间6—12小时,中间适当翻叶。鲜叶摊放含水量达到68% ~70%时、叶质变软、发出清香时,即可进入杀青阶段。

杀青,又叫炒青,炒茶,即把摘下的嫩叶加高温,抑制发酵,使茶叶保持固有的绿色,同时减少叶中水分,使叶片变软,便于进一步加工。杀青是绿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。

杀青是采取高温措施,散发叶内水分,钝化酶的活性,并使鲜叶中的内含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,从而形成绿茶的品质特征。杀青利用高温措施钝化酶的活性,阻制酶促反应。

攸县传统的制茶是手工杀青,锅式杀青。锅式杀青的工序是:一是加盖闷杀。鲜叶倒入杀青锅后,应立即加盖闷杀二分钟左右,待水汽向锅口大量溢出时,即可揭盖让其扬抖杀青至完成。焖杀加盖不扬叶,使蒸汽在叶内作短时间的停留,如果锅温过低,叶温升高时间过长,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,产生“红梗红叶”。二是抖杀,又叫抛杀。抖杀使叶子扬高,以利于水分散发,防止叶色变黄。炒手要灵活,出叶板要上下活动,如果温度过高,叶绿素破坏较多,导制叶色泛黄,有的甚至产生焦边、斑点,降低绿茶品质。

在杀青过程中根据制茶工艺要求,要注意几点:一是锅温必须先高后低,这样既可减少红梗红叶,又可避免烟焦,易杀透、杀匀,从而取得符合要求的杀青叶。二是操作中应掌握“抖焖结合,多抖少焖, 嫩叶老杀,老叶嫩杀”的原则。三是杀青时间为5—10分钟。杀青时间的长短与锅温和投叶量有关。四是杀青锅每天要清洗。

现在绝大数茶叶杀青采用机械杀青,一般选用滚筒杀青机,杀青机筒径60~80厘米,筒长400厘米。杀青时,先开启杀青机,同时点燃炉火,使炉筒受热均匀,避免筒体受热不均变形。当筒内有少量火星闪烁时,温度达至200℃ ~300℃,即投放鲜叶,从青叶投入至出叶约需4~5分钟,不同等级及不同季节的鲜叶的杀青时间不同,一般说掌握“高温杀青,闷抛结合,少闷多抛,老叶嫩杀,嫩叶老杀”的原则。

杀青后叶子叶色暗绿,手捏叶质柔软,略有粘性,梗折不断,手捏成团,略有弹性,青气消失,茶香溢出。

揉捻。炒完茶之后,要马上进行揉捻。揉捻是个体力活。一般用手直接揉捻如果茶叶量多的话,可以用脚揉捻。茶叶在此时就开始形成成品的雏形。一锅杀青叶作一次揉捻。手握茶叶,双手回转滚揉或推拉揉,力度掌握“轻重轻”的原则,揉至茶汁稍溢,茶叶成条为度。

干燥。分烘干和炒干。烘干在竹制烘笼中进行。笼内铺放洁净的纱布,将茶坯均匀薄摊于纱布上。木炭在盆中燃烧到无烟时,开始烘焙,温度60-70℃,5-10分钟翻叶1次,烘至手捏茶叶成粉末(含水量6%以下)后停烘,稍经冷却立即包装。炒干即在锅中进行滚炒,锅温60-65℃,并2锅炒坯茶叶为1锅,滚炒时右手将茶叶沿锅壁往上推,左手将茶叶扒下,使茶叶呈弧形的自由翻落。滚炒速度先快后慢,用力先重后轻,尤其是后期茶叶接近足干,用力要轻巧,以免茶叶断碎。滚炒至手捏茶叶成粉末即可。

绿茶属不发酵茶,经杀青、揉捻、干燥等工艺过程而制成,其品质特征为“三绿”(外形绿、汤色绿、叶底绿)、香高、滋味鲜爽,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,如茶多酚、氨基酸、叶绿素、维生素等。

窨花茶,亦称花茶、熏花茶、香花茶、香片。

我国窨花茶的生产,始于南宋,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。明代顾元庆(1564-1639)《茶谱》一书中较详细记载了窨制花茶的香花品种和制茶方法:\"茉莉、玫瑰、蔷薇、兰蕙、桔花、栀子、木香、梅花,皆可作茶。诸花开时,摘其半含半放之香气全者,量茶叶多少,摘花为茶。花多则太香,而脱茶韵;花少则不香,而不尽美。三停茶叶,一停花始称。\"但大规模窨制花茶则始于清代咸丰年间(1851-1861),到1890年花茶生产已较普遍。

窨制花茶手工操作工艺如下。

先把茶胚总量1/3—1/5,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,厚度为10—15cm,然后根据茶、花配比用量的鲜花,同样分出1/3—1/5均匀的撒铺在茶胚面上,这样一层茶,一层花相间3—5层,再用铁耙从横断面由上至下扒开拌和。茶胚和鲜花边拌边按箱窨、屯窨、块窨方法进行“窨花”。

茶、花拼和后,投放在木箱中(木箱规格46×43×43厘米即二号标准茶箱)窨花叫箱窨。适用于窨花量少或特种花茶。每箱窨茶量约5公斤,厚度20—30厘米。箱平放排列或交叉叠放,以利空气流通。用高40—60厘米竹廉围成圆圈把茶花拼和后堆放在圆圈内窨花叫囤窨,适用于中批量生产,囤直径150—200厘米,每囤窨茶量200—300公斤。把茶、花拼和后直接堆放在地上成块状窨花叫块窨或堆窨,适用于大批量生产,堆成长方形,宽1-1.2米,长根据场地和窨量而定,每堆600—1000公斤。堆窨,省工、迅速、方便,目前花茶窨制通常是采用堆窨。

此外,在窨品的堆面都要以本批的茶胚薄薄的散布一层,厚度约1厘米,达到鲜花不外露,以减少花香散失,这一操作称为“盖面”。

在自然条件和正常温度(32—37℃)下茉莉花吐香持续时间一般可达24小时。鲜花和茶叶拼和窨只时,由于花在茶中被压,正常呼吸作用受到一定阻碍,鲜花生机缩短,吐香持续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,从观察和测试可以看出,茉莉花开始吐香以后5小时内为吐香旺盛期,此时,呼吸作用强度大,干物质损耗也多,芳香油的挥发也猛烈,所以吐香浓烈时,花和茶一定要及时拼和和窨制,以免香气大量散失。因此,掌握好茉莉花开放度,迅速的拼和窨制,让茶胚充分吸收花香是整个窨制工艺技术的关键。

据悉,明嘉靖年间,白兰花、茉莉花由广东传入攸县种植,茶农用其鲜花窨制香喷喷的花茶。攸县栽种茉莉花、白兰花有400多年历史,素有“花茶之乡”的美誉。直到1976年,攸县仍是全省唯一的花茶主产县。1986年,全县种植茉莉花721亩,生产花茶3520担。

此后,长沙茶厂出资在攸县大规模发展花茶产业。1996年,攸县茉莉花种植面积扩大到8000亩,产花茶3万多担。1994年,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在京举行,攸县茶厂生产的“春晓牌”花茶夺得金奖。1997年,通过“绿色食品”认证后,攸县花茶畅销19个省市区,并出口到日本、韩国等地。

1998年,曾在攸县加工花茶的长沙茶厂、湘潭茶厂等先后从攸县撤出,攸县花农失去了市场。不久,攸县白兰花、茉莉花种植面积迅速减少至600亩,花茶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。现在,攸县的茉莉花、白兰花已芳踪难觅,花茶也成为攸县人曾经的记忆。

现在一般很少手工制作的绿茶了,而是采用大型机械化制作。

在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下,茶业不断壮大,已逐步发展为拥有2000余亩良种茶园,年产6000多担大宗绿茶,500担名优绿二条生产线和一个年生产能力600余吨的精制车间。形成碧螺春、银针、险峰、银毫、云峰、毛峰、云尖、毛尖、鲜绿茶、金色年华十大品种绿茶。生产的产品在省内外评比活动中屡获殊荣。


茶含有咖啡因和茶多酚,有提神、强心、利尿、降脂之功能。经常饮茶,可以防止人体内胆固醇的升高。唐玄宗开元年间(713-741),泰山上有一座灵岩寺。寺里规定和尚和信徒们在坐禅时不准吃东西、打瞌睡。时间一长,很难熬。老和尚提出可以饮茶来提神醒脑。于是,饮茶的习俗就盛行开来。

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在攸县也流传开来。在县城出现了很多茶楼。人们在茶楼不仅可以休闲,还可以修心养性。记得苦茶庵长老说过:“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,清泉绿茶,用素雅的陶瓷茶具,同二三人共饮,得半日之闲,可抵十年的尘梦。”(《雨天的书·喝茶》)

相关热点
版权所有 © 2012-2020  株洲市酒埠江龙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  www.lqszw.com  Inc. All rights reserved.
地址:湖南省攸县酒埠江旅游区酒仙湖官田 电话:0731-24466188 15873344168 联系人:陈先生 
网站ICP备案号:湘ICP备15009201号-1  术支持:斌网网络